煙臺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同時打造旅游休閑小鎮
【提案點擊】
黨的十八大將新型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
劉景岳委員在《關于積極穩妥推進煙臺新型城鎮化的建議》中提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應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戰略地位,也要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把生態環保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配套好。城鎮化建設必須防止千鎮一面,應高度重視保護傳統文化。城鎮化建設中應加強保護與繼承歷史村鎮和傳統民居建筑風貌,必須防止在大規模建設中被有意無意地破壞,注意保護有歷史價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保護和發展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
【部門回復】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張玉言表示:“煙臺將加強對煙臺特色城鎮化發展規律的研究,編制市縣兩級城鎮化發展規劃,搞好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人口發展、綜合交通、文物保護、礦產資源等規劃的銜接,統籌協調全域產業發展、設施配套、資源利用、生態環保等,構建城鄉一體化規劃體系。”在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過程中,煙臺將抓好慢城慢道、生態產業和低碳社區三大重點工程,每年培植20個示范村,扶持20個重點生態項目;建立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實時發布PM2.5空氣質量狀況;推進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改造建設,實現鎮駐地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到2015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近海海域水環境質量功能區達標率均達到100%;全市70%以上的小城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城市污水處理率超過95%。
為做好相關保護工作,市規劃局已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名城所承擔《煙臺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編制任務,目前規劃方案已編制完成并通過省專家組評審。該《保護規劃》對煙臺傳統村鎮、村落的現狀情況、村鎮特色、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以加強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與此同時,煙臺還積極推進旅游休閑小鎮的建設,首批重點打造招遠黃金小鎮、牟平區龍泉溫泉小鎮、蓬萊市葡萄小鎮、棲霞市民俗小鎮。
新建小區將實現“雨水利用系統”全覆蓋
新建高層住宅太陽能熱水器應用須達50%
【提案點擊】
從1960年到1999年近40年間,煙臺市年均氣溫上升了約0.8℃。自2000年以來,市年均氣溫呈加速上升態勢,較半個世紀前上升接近2℃,特別是夏季溫度上升尤為明顯。
宋恒繼等政協委員們依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方向,建議突出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建議在城區廣場地面建材的選擇和施工技法上,通盤考慮引進蓄水觀念設計。二是建議給碩果僅存的幾座山頭進行禁止一切開發的紅線劃定。三是建議從政策規定和市場準入上限定新建筑物以及道路照明必須充分利用太陽能。
【部門回復】
針對“突出節能減排綠色環保主題,建設煙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間”的提案,市規劃局副局長寧寶乾表示,下一步,市規劃局將加強城市蓄水系統規劃建設,鼓勵建設雨水回收系統,以攔截城市徑流、收集儲存屋面和路面雨水,利用綠地和草坪滯蓄雨水,提高地面透水性以增加地下水入滲。在近幾年的辛安河、逛蕩河、魚鳥河、沁水河、夾河等城市范圍內的河道規劃整治中,規劃局要求盡量減少河道硬化,從生態角度出發,保持河道的原生態。
“在雨水利用上,新建居民小區必須有雨水利用系統。”寧寶乾介紹。今年,市規劃局配合市城管局編制了《煙臺市節水專項規劃》,要求規劃新建道路工程必須采用滲透性鋪裝地面、滲水性雨水口、下滲井等補充地下水。
針對提案中涉及的節能減排情況,市住建局副局長張玉言介紹,早在2007年煙臺就率先在全省以市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在住宅建設中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及成套技術的意見》,2010年又印發了《關于加快太陽能成套技術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全市縣城以上城市規劃區內新建的12層及以下住宅建筑,必須應用太陽能熱水器;新建12層以上高層住宅建筑,太陽能熱水器應用比例要達到總戶數的50%。
“綠色圖章”可一票否決工程項目
園林綠化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
【提案點擊】
煙臺市1999年即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已分別達到43.20%、40.35%、20.48平方米。所轄的縣市區中,已有6個進入國家級園林縣城和省園林市行列,已形成了名副其實的園林城市群,景觀觀賞性和居住舒適性等方面已顯著提高。
赫安峰委員在《關于加強城市綠化監管,規范綠化行為的建議》中提出,煙臺綠化應立足本地,多采用鄉土植物,同時積極引種域外植物種類,豐富園林植物種類;調節種植密度,引進間伐養護技術;加強對立體綠化工作的重視,制定立體綠化的規劃方案和有關規范。
【部門回復】
近年來,煙臺不斷加大園林科研投入,進行多品種引進馴化,選育能適應煙臺不同地段生態環境、觀賞效果佳的外來植物。已先后引進中山杉、七葉樹、紫露草、金焰繡線菊、天人菊、金光菊等上百種特色苗木花卉。特別是從2011年開始,引進郁金香、風信子等優質花卉品種,栽植在濱海路上,觀賞效果明顯提升。
市城管局紀工委書記孫克春介紹:“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我們優先使用鄉土植物,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增加五角楓、銀杏、紫葉矮櫻、黃櫨、紅櫨等季相變化豐富的植物品種,不斷豐富植物群落季相變化。今年下半年,將結合煙臺綠化工程,在濱海路大力推廣宿根花卉,將濱海路打造成生態節約型景觀大道。”
近年來,煙臺先后完成了山海北路、魁星樓隧道、塔山隧道、環山路東口隧道裸露墻體的綠化工作,種植美國地錦、常春藤、大花薔薇等植物,塑造良好的立體綠化景觀。同時,每年還以五色草、佛甲草為基材,制作若干植物雕塑,在市區主要節點利用各種盆栽植物和花草制作植物景觀組,改善城市俯瞰景觀,提高城市綠化綜合效益。今年上半年,市城管局先后在南山公園、文化廣場等地段擺放植物景觀、植物雕塑3處,下半年還將有2處。
此外,煙臺正在籌備園林綠化工程質量長效監管機制,強化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嚴格“綠色圖章”審批制度。凡是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將園林綠化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加蓋“綠色圖章”;不符合要求的,相關部門不予許可。
最新推薦
-
協會會員煙臺鈞隆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龍城壹號項目榮獲“山東省建設工程泰山杯獎”
2022-06-08 -
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 研究部署“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
2022-06-086月7日下午,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等系列會議精神,研究聽取各領域“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步計劃,對迎難走在前、逆勢開新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牟樹青主持會議并講話,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劉建民部署全區穩定經濟運行工作。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各鎮街、直屬各部門、企事業單位、駐區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我區組織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
2021-11-2411月20日下午,開發區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在業達城市廣場項目隆重舉行,全區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項目經理等280余人參加。通過搭建全區的建筑行業學習交流平臺,有效提高各企業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對建筑工地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意識,推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本次觀摩活動主要分為防護標準化、監管智能化工地建設兩大內容:一是采用定型化鋼板網盤扣外架、模板支撐架、安全通道和樓梯防護,在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架體整體觀感效果,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二是在原有遠程視頻、揚塵監測、塔機運行監控、起重機械人臉識別等智慧系統的基礎上,試點推廣吊鉤可視化、升降機運行監控、危大工程監測等多種監管系統,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管理手段,做到“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有效推進工程安全監管信息化、智能化。